若您查閱過一些早期的資料,您會發現許多大牌制作人都對“Gates”公司的“Sta-Level”壓縮器贊不絕口。因為它是在二戰后期最成功,且經久不衰的壓縮器之一,盡管當時的使用環境與現在的使用環境差別很大,但其獨特的聲音處理質感在今天看來還是很有需求的。
想要求購二手的“Gates Sta-Level”已然十分困難,且價格很高。不過,“Retro Instruments”公司的“Sta-Level”壓縮效果器產品既保留了所有原始“Gates”版 “Sta-Level”的重要功能部分,也加入了諸多實用的功能。
正如Retro公司的 176設計一樣,“Sta-Level”整體構建結構及質量皆是完美無瑕。它結合了50年代用料扎實且沉重的質感以及布局精良的現代設計。實際上,“Retro”將經典版本中最為優秀的部分甄選并強化后,以更符合現代使用場景且附帶便攜性為目標,重造了這款壓縮器。例如新版本中使用了“卡農接口”(XLR Connector),以及可為兩臺或兩臺以上壓縮器設備聯動操作提供了可能性的標準的IEC接口,背面板的設計可以更易匹配“6V6真空管輸出”(6V6 Output Valves),而且這些新的設計都是很受用戶支持的。
與最初只提供兩檔位置開關的“Gates”版壓縮器不同的是,Retro的“Sta-Level”擁有了諸多擴展的控制功能。Retro Sta-Level壓縮器既可以在“Single”“Double”和“Triple”的處理模式間自如切換,且配備了六檔步進式旋鈕控制“釋放時間”(Release)。以保證處理效果?;趯娐返?ldquo;時間常數”(Time Constant),“Double”模式下最接近于“Gates”版的壓縮效果,而“Single”模式則是將處理“時間常數”(Time Constant)擴大,以獲得較慢的壓縮效果處理響應,保證其素材的最大“瞬態”(Transient)。而“Triple”模式將較快的“起始時間”(Attack)和較快的壓縮處理效果相結合,且仍然保留了中速的“釋放時間”(Release),這樣的設置特別適合人聲壓縮,且這樣的壓縮處理模式,也是另一款經典壓縮器“Fairchild 660”的特點,它可以很好地抑制人聲“瞬態”(Transient),而中速的“釋放時間”(Release)也避免了信號出現其他非自然的染色。盡管壓縮效果本來是由對應電路的“時間常數”(Time Constant)進行控制,但也可以通過“釋放時間”(Release)控制旋鈕上找到最合適的位置做一定的效果調整。
所以該效果器可以調整的控制旋鈕就這么多,極簡且美好,也是“Sta-Level”吸引人的特點。Retro版“Sta-Level”的前面板擁有一個電源開關,漂亮的紅色指示燈在其旁邊。前面板左右各有一個螺絲將其牢牢固定住。與原版相同可以通過這個螺絲將前面板打開,可以看到內部電路。“Retro”非常明智地將內部添加了一層保護層,有效避免電路中的高壓部分不被直接觸及。前面板的后面還有個用于VU表校準的電位器。
Retro的“Sta-Level”與現在多數制造商的設備不同,它的多數電路系統可以直接在其背面板上看到,而不是在設備內部。從背面板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變壓器,還有同樣厚重的包裹著屏蔽外殼的輸出變壓器、輸入變壓器和六個“熱離子真空管”(Thermionic Valves)。
另外兩個“真空管”(Valve)是在增益衰減電路的中心位置,它們在壓縮器內部。曾經在“Gates”版中使用的6386雙三極管,目前已變得稀缺且昂貴,因此“Retro”決定使用一對標準6BJ6的五級管進行替代,作為三極管進行連接。但在“Retro”版本的背板仍然保留了6386的插孔,這樣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使用原始的“真空管”(Valve)元件回溯經典,而無需進行電路修改。另外,來自輸入/控制“真空管”(Valve)的信號會經過的“推挽輸出放大器”(Push-Pull Output Amplifier),它采用12AT7雙三極管作為中間階段和一對6V6五極管。
基本上,整體配置的八個“真空管”(Valve)中有五個在信號通路中起作用。另外三個,其中有5Y3,它在供電環節作為整流器,還有6AL5雙二極管作為側鏈整流器。而且這些發光的玻璃圓柱體的存在,意味著“Sta-Level”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我們建議將“Sta-Level”安裝在通風良好的位置。
作為典型的“可變放大系數”(Variable-Mu)回饋類壓縮方式,側鏈信號會先傳送到6V6輸出“電子管”(Valve)的電路板上;然后經由控制“閾值”(Threshold)參數的OB2調節“真空管”(Valve);最后,與來自6AL5的組合直流電作為可變負偏壓作用于6BJ6/6386兩處電路。這將產生大約3:1的典型壓縮比,但這種壓縮并不是剛性的,因為它具備VCA的設計概念;因此產品形態既是相關電路的固定控制,但也是可變的。
與大多數“可變放大系數”(Variable-Mu)壓縮器一樣,Retro版“Sta-Level”比較“柔和”。當信號再次下降到“閾值”(Threshold)以下時,大部分的增益衰減量可以得到快速恢復,但在慢釋放的情況下,VU表的指針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全返回到零,這樣處理的結果變得更為“音樂性”,就如同“Sta-Level”是隨著輸入信號一起“呼吸”一樣。
“Sta-Level”能夠達到40dB的增益衰減量,這對于戰后的早期設計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其特別之處就是在大增益衰減量的情況下,壓縮處理痕跡卻很少。然后,您就會發現自己比平時更為果斷地使用該壓縮效果了,畢竟處理后的效果真心很贊。
要了解“Sta-Level”的壓縮特性可能需要花費您一些功夫。大多數VCA壓縮器聽起來非常精確和嚴謹,無論音樂本身是怎樣的,都會有較強的壓縮痕跡。但Retro版的“Sta-Level”則會對輸入信號非常友好。但也不是說聽不出壓縮效果;它有一種強烈的個性,只有當您壓縮得很過火的時候,這種強硬的“態度”才會顯現出來,但其他效果特點在一開始壓縮就能聽到。
無論您如何使用“Sta-Level”,聽起來最好的“甜蜜點”通常都很宏大,而且非常寬容。“Sta-Level”“脾氣好”的自然屬性是其變得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和任何雙旋鈕壓縮器一樣,它的優點是操作簡單,當然,它在控制信號電平方面非常有效。
與現代的VCA壓縮器相比,“時間常量”(Time Constant)型的壓縮器提供的變量更少,控制精度也更低,但不同的處理模式及額外的“釋放時間”(Release)設置意味著其與早期二戰后的真空管設備相比,可以勝任更多的處理需求。Retro的“Sta-Level”可以在“Single”模式下使用很大的“起始時間”(Attack)以突出“貝斯聲部線條”(Bass Line);在“Tripple”模式下可以大大地壓縮人聲。而在“Double”模式在這兩個極端模式之間屬于一種相對 “安全”的模式。
另外,變壓器和不同的“真空管電路模組”(Valve Stages) 賦予了聲音更多的色彩細節。在許多情況下,Retro的“Sta-Level”被證明可以很好地處理“慢速”類型的素材信號,以及那些難以控制的素材信號,因為它采用了一種永遠不會讓聲音變得單調乏味的壓縮處理方式。而且事實上,Retro“Sta-Level”中的“線路電路模組”(Line Stage)也為聲音添加了非常有活力的處理質感,該質感很難形容,但聽起來絕對舒服。腦海中就會出現了比如:“厚實”、“結實”、“天鵝絨般柔軟”這樣的形容詞。如果您能原諒我粗略的類比,那么“Sta-Level”的聲音,就和一勺奶油蜂蜜泡的茶一樣!
當然,盡管它擁有那么多良好的優點,但Rtero “Sta-Level”不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其核心依然還是某種經典的技術,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細節。例如,在給厚重的低頻信號進行壓縮處理時必須非常小心。特別是它在 “瞬態”(Transient)處理時會比眾多同類型現代壓縮器來的更為直接且更為快速。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原版“Sta-Level”在出品時期,人們無法聽到現代所注重的喜愛的超低頻聲音能量處理,但是現在可以聽到了。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Retro”會在“瞬態”(Transient)上產生超低頻音波截止,特別是在采用大量壓縮的情況下,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砰砰聲”通常是“可變放大系數”(Variable-Mu)壓縮器的典型表現,它是由輕微的不可避免的電路的不平衡所引起的,當使用更快的設置以及更大壓縮量時,這種情況會越發明顯。我使用了兩臺不同的“Retro Sta-Level”,它們比起我熟悉的其他“可變放大系數”(Variable-Mu)壓縮器產生了更強的“砰砰聲”。同樣,雖然這是需要注意的,但不應該被視為大問題。事實上,在編曲較為松散的原聲音樂中,它甚至可以恢復一些在錄音過程中聲音信號丟失了的沖擊感,但將“Sta-Level”運用在編曲混音更密集的作品時,我發現更多情況下,自己不會在“Sta-Level”之后再使用低頻濾波器,特別是在當代音樂作品中,這些作品的“動態余量”(Headroom)和“響度”(Loudness)一直是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