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個世紀前,兩位前高中和 LSU 工程學校的同學受到啟發,成立了一家名為 PreSonus 的公司,他們在那里設計和開發不妥協于經濟性并具有專業音質和功能的音頻產品。在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一個借來的車庫,Berklee 培訓的吉他手、制作人兼音頻工程師 Jim Odom 以及工程師同僚(現制造副總裁)Brian Smith 開始打造 DCP-8,它是首個提供數控模擬音頻電路的產品 —— 是 1995 年獲得專利的一個 PreSonus 產品。
現公司總裁兼首席戰略官 Odom 回憶說:
“在我們設計 DCP-8 的時候,其它的選擇都是耗資數千上萬美元的神級設備。“我們當時在錄音,想要和大工作室一樣的設備,不過我們負擔不起,所以我們自己給自己造,PreSonus 一開始有 3 個員工,每周生產 5、6 臺的樣子。從當時到現在,我們的理念就是設計出大家能負擔得起的產品。”
盡管 DCP-8 取得了成功,但是 Odom 說:
“它少了一些客戶真正想要的功能。我們很親民,但是我們必須更仔細的聽取用戶的意見。作為一個產品設計師,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教訓。我們的第二個版本,ACP88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經驗教訓:從那之后,傾聽用戶的意見一直是 PreSonus 產品開發的關鍵一環。時至今日,公司最好的產品設計和更新都是基于用戶的反饋。
在接下來的 25 年中,PreSonus 陸續打造了一系列穩定創新的產品。Odom 和 Smith 推出了像這些創新的產品,比如 DigiMax (2000),首款帶 ADAT Lightpipe 輸出的 8 通道話放;Central Station (2004),首款帶對講的監聽控制器;以及首批多通道 FireWire(火線)接口,包括 FirePod (2004) 和 FireStudio 系列。
PreSonus 并未滿足于這些桂冠,而是投身到了下一代音頻技術中,包括軟件。在 2006 年,德國漢堡一家由前 Steinberg 開發人員成立的初創公司開始與 PreSonus 合作開發針對 macOS? 和 Windows? 的 Capture? 和 Studio One?,并最終將該公司收購成為了 PreSonus Software 有限公司。從最初在 2009 年發布并到了現在的 4.6 版,Studio One 很快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 DAW 之一。
2009 年,PreSonus 還推出了革命性的 StudioLive? 系列數字調音臺,和現在一樣,它包含并與 Capture 和 Studio One 做了緊密整合。此后,PreSonus 繼續專注于硬件和軟件集成,開發了免費的多平臺 UC Surface 控制軟件,并為最新的 StudioLive Series III 數字調音臺提供了內置的 AVB 網絡,并通過整個 AVB 產品生態鏈提供支持。
2013 年,PreSonus 收購了 Notion Music,在產品中增加了 Notion? 樂譜和作曲軟件。這個創新產品是首個運行于 iOS 以及 macOS 和 Windows 的程序。
同年,這家路易斯安那州的制造商再次出人意料,成立了自己工作室監聽音箱部門。公司的 Eris? 和 Sceptre? 系列工作室監聽以清晰和準確的頻率響應迅速受到了稱贊和歡迎。而后相繼有了不同技術的監聽音箱。今天,Eris 系列監聽已經是世界最暢銷的工作室監聽之一。
2014 年,PreSonus 收購了 WorxAudio?,這是一家備受尊敬的音箱制造商。PreSonus 的 WorxAudio、ULT、AIR 和 CDL 音箱系列與 StudioLive Series III 調音臺成為了 PreSonus 商業部門的基礎。
如今,PreSonus 在繼續開發其產品線,并打造創新的新品。屢獲殊榮的 Quantum 系列 Thunderbolt 接口和 Studio USB-C 系列接口成功繼承了 FireWire 接口系列的先河,StudioLive Series III 數字調音臺和 Studio One 也在定期更新和改進。PreSonus 曾受歡迎 FaderPort DAW 控制器系列也經過了更新和擴展,而 ATOM pad 控制器系列也快速成為了熱門產品。而這些都一直在持續。
Odom 說:
“很難相信,從我們開始開發音頻和音樂產品以來,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在我們的旅程中,我們有幸在產品和渠道開展方面與業內一些最有才華的人士進行了合作。今天,我們公司由五大洲的人士組成,他們組成了一個真正世界級的團隊,再加上我們還有世界各地令人難以置信的客戶。產品和技術來來往往,但正是人們造就了一家偉大的公司,我們都對音樂和音頻制作的未來感到興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