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國家頂級指揮大師曹鵬教授在上海交響樂團進行交響樂講學實錄第二期錄制。本次錄音由澳大利亞著名錄音師Des O’Neil負責,sE品牌麥克風全程贊助。
sE作為一家專業麥克風品牌,17年以來一直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創新,現已形成了從“概念設計到個性定制”一體化的高端品牌服務路線。此次曹鵬大師上交交響樂講學實錄,sE有20只高端麥克風參與,分別用來拾取現場不同樂器的佳音,下面讓小編來為您一一呈現精彩細節。
銅管類樂器拾音——sE RN17此次錄音舞臺整體的拾音采用了Decca Tree+點話筒+環境聲錄制的方式。這種方式的錄音制式加強了聲音的融合性,緩解了中間聲音的稀疏和后退現象,使得聲音音色自然,舞臺聲像真實最大層度的還原了現場聲場。銅管類樂器(大、中、小號)被設計安排在舞臺后方,使用高SPL、高頻特性好和高解析力的sE RN17來拾取銅管類樂器的聲音,因銅管類樂器具有發聲頻率寬,音壓高低起伏大,高頻的輻射角度較窄,故一直以來是錄音師們比較頭痛的問題,此次選用sE RN17的搭配作為點話筒來拾取他們的聲音最為合適。
大鼓演奏往往是舞臺上的驕子,先聲奪人,震撼人心,總是帶給人無盡的激情。鼓組的發音頻率主要分布在低頻,且聲壓級高,沖擊氣流大等特點,要想把鼓的聲音錄好話筒的選擇和位置的擺放對后期聲音的還原非常重要,此次錄音中選用了sE RNR1麥克風在鼓的側上方最大限度的捕獲到鼓聲的細節和避免鼓氣流的沖擊,sE RNR1是大動態寬頻響的鋁帶話筒,由于鋁帶音頭特殊的物理結構和振膜的重量輕等特點使得話筒具有超高的瞬態響應和低頻的優秀的表現能力特別適合中、低頻類樂器的拾音,錄制出鼓低頻渾厚而有力度,細節表現豐富。
此外,現場中高頻的打擊樂器使用了sE5的筆桿式電容話筒來拾取,小提琴類的弦樂器則使用了sE最新研發的sE8話筒來拾取,sE8系列話筒源于多種音頭可以互換的設計理念以高效的配合不同錄音領域不同 錄音方式對話筒苛刻的要求。此次小提琴采用了常規的sE8心形指向性音頭配合大動態低噪聲的晶體管放大器的組合方式來錄音。錄制出的小提琴音色圓潤、通透而細膩,sE8優秀的瞬態響應和頻率響應特性把弦樂豐富的泛音和細致表現力還原的淋漓盡致。
此次曹鵬大師為青少年們實演實錄了《輕騎兵序曲》、《柴四第四樂章》、《維瓦爾第“春”》、《百鳥朝鳳》、《打棗》、《天方夜譚第四樂章》、《小巫師》、《命運之力序曲》等交響樂曲。經過各方團隊的認真嚴謹工作配合,上交曹鵬交響樂講學實錄活動圓滿落幕,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精彩上演
|